得流量者得钱财,这是互联网人的教条,但流量太TM不是东西了,越想得到越得不到,所以搞流量就成了互联网人的头等大事。
天上有巨头们的神仙打架,地上有自媒体人的十八般武艺,阴都有百鬼夜行,不要太热闹。
神仙打架自有玉帝掌舵,百鬼夜行也有阎罗管束,至于这自媒体人的十八般武艺,咱得好好唠唠。
最早的自媒体根本不用为流量发愁,只要随便讲几句,就有大把人抢着送钱,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自媒体,使得这个行业既生机勃勃又死气沉沉,其中的百般滋味只有上手做的时候,才能有所体会。
闲言少叙,说正题。
不管是哪类的自媒体,都可以靠某个平台的自然流量获得初期的基础流量。
拿公众号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操作,只要你敢写,就会有人来看,因为在公众号文章的底部有三个选项:分享、赞、在看。
只要有人看了和你写的文章类似的文章,又觉得不错,恰好又点了这三个选项中的任意一个,那么恭喜你,流量很大程度上会自己跑过来,这就是公众号的推荐机制。
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这个机制,在公众号领域获得自己的基础流量。
这是在不借助外部流量作为辅助的最优起手式。
有了基础流量之后,可以继续靠公众号的推荐机制慢慢的发展,但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聪明人都开始了投机取巧。
一:外力。
公众号的内部循环太慢了,不如先去大的流量平台搞流量,然后再导入公众号。
很多人做的都不错,但这样一来,使得不少别的平台的ip主涌入到了公众号,带来流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残酷的争夺。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谁的段位高,流量就跟着谁跑,虽然说自媒体人各玩各的,但流量把钱交给自己心中的神了,再遇到你的时候手里没钱了,也就没了买单的可能。
流量没钱就找别的方法换成钱,接广告、卖粉…
流量来了,怎么能让他们不产生收益呢。
二:互推。
互推的模式有很多,最常见的有:
1:朋友圈互推。
推荐一位很靠谱的朋友xxx,然后就是如何如何厉害,有什么什么成就,有何等何等造诣…
2:二人互推文。
你转载我的文字,我转载你的文章,开始或最后加上几句引导语。
3:多号互推人。
几个差不多量级的公号主互相推荐,文案是每个公众号的剪短介绍。
4:烧钱上大佬。
几个同量级的公号主众筹,去大佬那里做推广,让大佬的流量关注自己的公众号。
四种玩法都有人在用,孰优孰劣,用的人才知道。
还有些不方便透露的方法,今天不会写,因为现在的流量争夺战,越来越像那些行走在边缘地带的行业了。做为一个在互联网混迹多年的老卒,我已经嗅到接下来会刮什么风了,以后写吧。
- 微信:3083118361
-
- 公众号:科牛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