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两种观点你赞同哪种?
一是内容是做给算法看的!
二是内容是做给用户看的!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两种说法并不冲突,算法本身就是为了更好的留住用户,所以给算法看跟给用户看理论上是没区别的。但如果深入探讨的话,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
原因如下:
(以下观点建立在我花了两个多月测试了十来个领域十来种方法测试的基础上)
1、平台算法给流量是有很大的运气成分的,我们都见过同款内容可能原创不火而搬运的却火了的情况。
2、目前的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程度还很Low,它无法完全准确的判定内容是否真正优质,甚至于无法判定是否原创,它一定是有漏洞的,如果没有,只是因为我们没发现。
3、作品要火的基础是算法给你推荐量,其次才是用户是否认同。
做流量的本质还是赚钱,不赚钱的流量就是浪费时间。
我测试了娱乐,情感等各种领域,其他领域暂且不提,就单单提娱乐跟情感,基本上就是属于分分钟几万播放。早上起来,看看娱乐新闻,然后抄一抄,改一改,往平台上一放,然后该干啥干啥,第二天一看,诶,就几万播放了。。。再一看收益。。千次播放0.01元。。。。(百家 头条 企鹅等十几个平台我都试了,我写出来这几个平台基本不需要养号就能给几千几万的播放)
但问题是除了平台收益无法变现,做这几个领域如果用我所测试的搬运的方式的话是打造不出来形象IP的,没有IP就等于你除了撸平台收益就没了,它不像公众号,可以拓展其他的变现方式!
这并不是说撸平台收益的方式不可行,它也是可行的,人类的知识量是有限的,而平台的更新是无限的,这就意味着,所谓的原创就是他娘的抄袭。
举个例子:比如我去学校学了1+1=2,然后哪天我有小孩了我教他1+1=2!
这算抄袭不?我们一般理解为这叫传播,叫教学,但传播的本质就是抄袭。
我把我学会了的东西教给你,这就叫抄袭,只不过我不是照稿在读,所以你觉得是我在教!!!
所谓的原创是自己悟到的东西,但是悟这种事很难讲,平台的抄袭是不允许相同的内容,但是。。同一个内容可以有N种的表达方式。
所以我们就不需要去困扰没有题材可做的问题。。。找同领域的账号,稍微改改,照做就完事了。这个方法永远可行——我说的。
这也就意味着,撸平台的有播放收益也是可以成为一个项目,能够成立公司运营的一个项目,这也是我花这么多时间精力来做测试的原因之一。只要能测试一个玩的通的方式,我再批量复制人出来玩就完事了。
二次剪辑就算了,在我看来二次剪辑就是跟平台作对,一个号起来再被封,再起,再封,多累!
做二次剪辑就属于连抄袭都不会,抄考卷连名字都抄上去的那种沙雕!!!!(但是他们赚钱的唉!!!唉!!!唉!!!也许我才是沙雕)
我的观点是长久之计依然是“原创”,“原创”一个IP,用一批号去服务一个IP,失败可以无数次,没关系。。成功只要一次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