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抖音,亏损上百万。》,提到朋友抖音亏损原因,业务线太繁杂,导致有效的资源的无限消耗,所以今年对抖音的定位,是对原先业务的优化,赋能,是做同一条线的加法,而去年,是平行于原先业务的另一条线,是乘法,但如果做不好,就是除法。
但今天还想说说,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个方法不实用。
因为你把抖音当作辅助线,抖音是不会给你流量的,你要all in,花时间在抖音上,去生产内容,做运营,抖音才会给你流量。
这两种做法都没错,但要根据自己的业务去调整抖音的定位。
所以我之前说,创业难的点,就在于一个问题,有无数个前提条件,以及无数个解,而且解这个问题的时间,是N久。
如何让两个不一样的观点,辩证地在知识体系里存在,是很重要的。
大家在网上看一些干货内容,有时候不一定是不对,而是不适合自己,前辈的经验也要选择性吸收,别人玩抖音,进场方式是收购成熟团队,整合成熟供应链,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就是废话,因为有这条件的本来就是少数人。
但是倒推回第一性原理,这句话的本质是借力,向成熟团队借鉴,学习,以及抱上大腿,也是一个次优之选。
另外,大家要做好一个业务,一个行业,好的方法是什么?
抓住一个标杆,或者比自己多一个层次的人,使劲薅,就逮住一个学,其他的不看,因为这是最贴近你现状和目标的人。
这两天比较忙,因为团队这边又开发了一个新业务方向,还是在抖音,还是在细分领域。
为此我还发了一条朋友圈,因为什么呢?
年前我在朋友圈说,想做一个甄选群,之前说过,贩卖甄别力,做一个"筛选者",或许是一个好玩法,毕竟,少就是多。
做点轻交付的事,比如,每天更新读书笔记,有趣的商业玩法,项目风向标,收藏的文章,信息等。
甚至,可以再细分,每天更新一个项目融资案例。
资本市场对于市场的把握,最灵敏,这些创业项目对于我们而言,很有参考价值,什么样的团队,市场,模式,项目,能受市场和资本的喜欢。
但是因为要尝试新的业务方向,所以这件事,就暂时搁浅,给大家退款了。
其实这件事花费的时间并不多,但为什么不做,毕竟也有接近8w元。
因为我相信一点,如果不能保证你的交付是超预期时,那你的每次出手,都是减分。
当时招募了两天,500人报名,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证明这个玩法还是不错的。
在信息噪音时代,做一个筛选者,就是帮用户节省时间,也就是,为用户提供价值。
为什么我觉得精选商业模式,能行?
我之前分享过,要学会找一件事的交集,比如亦仁的收藏夹,亦仁大佬的维度肯定是比我高很多的,所以他推荐的东西,基本上可以闭着眼睛接受。
但是知识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最好的学习是朝上学,而且是贴近你维度的学习。
比你差的人,你很难学到东西,比你强很多的人,你又很难真正运用知识。
所以如果碰到经验不如我的新手,可能看亦仁老板的收藏文章会有些不懂,甚至有些吃力,因为亦仁碰到的问题与他们碰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思考的维度也是不一样。
比如对于商业,前者可能更偏向于投资,团队管理,行业方向的思考等,更偏向于道的层面。
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需要的仅仅是能上手操作的技能,可执行的项目,职场经验等,更偏向于术的东西。
但是亦仁推荐的文章,对他们就没一点用吗?
肯定不是,万物相通,很多道理降维到新手身上,也是适用的。
所以对于亦仁收藏夹里的文章,我都会认真看,然后我会再一次筛选,然后觉得能切实帮助到别人的内容时,我就会推荐给他们。
这些内容可能会更加贴合他们的知识体系和现实作用。这就是一个高纬度和低纬度的交集,而且这是经过两个维度筛选的内容,对于被推荐的好友而言,含金量+贴合度都有了,这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当时分享完后,很多小伙伴问我,有没相关社群加入,或者说哪里能看到我的推荐。
我就明白,信息的筛选,对于很多人而言,是一个痛点。
付费是对信息最快的过滤方式之一。
很多时候,大家一定要记住,大佬随意提起的几句话。
真正在赚大钱的人,是很少会花时间,单独为你去讲述一件事的底层逻辑,以及来龙去脉,往往重点就在几句话。
有些人,就能记住这几句关键点,回家后反复琢磨,然后关注,研究,着手,去尝试提到的方向。
我自己也深有体会。
以前创业初期,在跟一位大佬聊天时,他说,我看现在做百度竞价卖XX挺赚钱的,包括做淘宝客也可以用这个方式,你可以研究研究。
回去后,我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去研究怎么玩,怎么做,去拜访有结果的人,虽然这个业务没让我赚到非常多钱,但也是非常实在的一桶金。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参加一个会议,一堂课,能记住的,只有10%的碎片化记忆,而少部分人,会边听边记,把关键点信息记录下来,去琢磨,研究。
上学时期,老师经常跟我们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现在工作了,这句话依然适用。
小锦今天在微信问我,你觉得平台的内容调性,差距有多大。
我说,在抖音,观众关注的点,往往是故事,而不是逻辑,还是以娱乐为主。
再加上抖音的算法,很多时候你面向的是广罗大众,而不是单一的细分领域,以及自己的粉丝,很多自己行业的基础知识,在大众看来,都是未知的领域。
你想转化自己的行业用户,要么用内容去隔离非精准用户,非常有效率去对接精准用户,要么用通俗化的语言和例子,去普及,扩展自己的用户领域,在更深的鱼塘,去捞鱼,但是更费时间。
但是在知乎,B站,你需要的是逻辑,是论证,而不是纯粹站队般,去模糊用户的逻辑,打感情牌,而是需要理性的内容,去说服用户,你的逻辑观点,是正确的。
在小红书,是需要非常感性的内容感染力,仿佛跟自己的闺蜜谈话一样,去推荐,去种草。
这需要有非常亲近的内容感染力。
当然,不管在何处,何时,你想做好一个个人品牌IP,都需要网感,都需要情绪感染力,都需要去为一类人,而发声。
他问,最近不管做视频,还是写文章,都感觉没素材,怎么办?
我说,在适当的时候,要学会旧酒装新瓶。
比如做抖音,用户在意的点,更多是故事,例子。
相同的观点,不同的表达方式,外加新的例子,就是一个新的视频内容。
包括写文章也是如此。
很多时候,一篇精心打造的内容,是可以重复利用的。
观点可以在不同案例中被论证,提及。
故事可以在不同观点中被举例,说明。
而且不只是读者,甚至连作者,都不一定记得以前写过什么。
所以旧素材中的好内容,值得再复述一遍。
一来,老读者也可以温故而知新,把知识再在脑中过一遍。
二来,每天都会有新读者,新读者也可以看到一些有价值的内容。
另外,一定要储存好一个月的子弹。
这里的子弹,说的是素材,观点,案例,有些人发力过猛,一下子把子弹打完,后面就很难坚持下来。
一定要给自己留缓冲空间。
很多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绷得太紧,总会断弦。
- 微信:3083118361
- 公众号:科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