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拜访了几个做得还不错的前辈,对认知决定天花板这件事,感触越来越深了。
我见过厉害的老板,都是高认知,有野心,能沉淀。一个公司的天花板,一定在于股东,在于商业模式和业务架构。
想赚1000万,必须有1000万的商业模式,业务架构,以及对应的合伙人认知。
高认知一定是排在前面的,你做出的任何选择,都是建立在认知的处理反馈后,做出的判断。
我们不管做什么业务,都要用动态眼光去看待。
我在之前的文章提到过,想打造垂直IP矩阵,孵化各种垂直IP,每个垂直IP形成小闭环,同时去跑,因为任何行业都有做自媒体的机会,不管是否小众。特别是职业类,教育类,这些都能跟培训深度绑定。
比如公考指导,医生考研,各行的职业证书等等IP,在任何一个教育领域做到2w粉丝,一年都能有50w以上收入。
大部分垂直行业,都可以抖音化,IP化。
很多人一开始创业,都是靠着体力去换钱,每天对着电脑15个小时,不停地做。
比如做淘宝蓝海的,可能每天的时间,都花费在选品,运营,客服,售后等事情上,用时间去换钱。
但到了第二个阶段,怎么去扩大自己的收入,就要靠管理换钱,靠架构换钱,把项目做宽。
比如,做更多的店,自己没时间怎么办?
构建管理架构,把标准化流程梳理出来,然后孵化员工去跑,靠管理换钱。
所以到中期,一定是赋能他人,可以把自己的推广,运营,资源等等,赋能给其他人,去成就更多的分店员工,而不是局限于自己的项目赚钱。
包括我刚刚提到了,我去孵化更多的垂直IP,也是一样的道理。
比如我孵化了一个做餐饮IP的,虽然粉丝不多,但每次直播都有几十个人观看,每天直播转化两三个3980线上服务,除去运营成本和投放成本,每个月利润分到手上也有不少。
那如果我孵化了N个这种IP呢?
而且资源和经验的复制,边际成本可以越来越低。
再到后面怎么做?
赋能行业上下游,通过资源整合,把你的行业做深。因为通过前一个阶段,你掌握了矩阵店铺,有了更多的销量,客源,那你就对上游供货商,有更大的话语权,或者说,选择权,这时候供应商优势就出来了,是不是壁垒就更高了?
包括下游也是,你可不可以做淘宝培训,辅助工具开发,比如抖音的企查查,飞瓜数据。
通过整合上下游,让你的行业做得更深。
在抖音能赚到钱的,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抖音放大自己的业务,抖音充当的是放大器工具,通过不断的垂直内容,去抖音精准获取流量,把营销势能放大N倍。
我上面说的垂直IP,也是这个逻辑,通过抖音赋能业务。
不管你是卖玉石,红珊瑚,二手车,房产,美容,奢侈品的高客单价产品,还是衣服,袜子,车载U盘,三农,特产,海鲜,水果等小客单高复购产品,甚至是收纳服务,餐饮加盟,知识付费,光盘修复等服务产品,都往抖音冲。
这是做深。
但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业务赋能抖音。
比如,先做一个极致服务理念的二手车店,依靠抖音,社群做大量宣传,自己的运营模式,私域模式,商业模式。
然后,把自己的商业模式,做成自己最大的产品。
从而达到主业做背书,把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当做知识付费,培训演讲,从而做另一条大的收入线。
这是做宽。
到后面,就是对优秀项目的投资。
举个例子,参哥,他真正赚钱的点,其实不在卖课,而在于投资。大部分参哥发过的公司,都有他的入股,而且都不低。
这个收入,才是巨大的。
所以你看,在每个不同的阶段,你的商业模式和架构,都是不一样的,而每一个阶段,你的收入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的项目,目前只处于第一个阶段,那你的天花板,注定达不到多高。
为什么今天要分享这些?
最近有不少人问我,你有没有能让我跟着你做的一两个项目呢?
我想表达的观点,你觉得告诉你思维重要呢?还是让你直接赚钱重要呢?
钱只能赚一时,而懂得了思维,也许会成就你更多,更多。
其实很多人看文章的状态,都是看不懂,但都以为懂了,因为你只是感觉很有道理,但是人还是无动于衷,真正的学习是,只要发现了适合你的点,就要立刻记下来,而且转化为具体行动,分配到日常计划中去。
把学到的东西,转化成每天的行动。
- 微信:3083118361
- 公众号:科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