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五,不少打工人能够来个双休了。
实际上,能贯彻落实双休的企业太少了,据我了解的国企都开始自愿加班了,更不用说私企。
要说双休、8小时工作制践行最好的企业,还得靠外企。
没想到在国内,想去的单位却是外企。
不过受疫情影响,很多外企已经宣布撤离中国了,打工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不好过了。
1
昨天听了一老摸鱼人的话: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是不愿意回家工作,考体制内怎么了吗。
就看到我们忙琐事没有成就感,觉得很辛苦,那是你们没看到我们轻松的时候啊。
比如我,为什么不去当正(主任),在单位当老大多忙啊。
我连连点头,表示他说得对。
体制内尚如此,何况是打工人呢?
但看目前体制内也不好混了,像昨天“滨海县寻找躺平者活动”有7个躺平者被谈话了。
至于这7个怎么躺平的我们不知道,但是用屁股想就知道这是7个没关系还卷不过的倒霉蛋。
清华副教授李锋亮还说:躺平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还对不起亿万个努力工作的纳税人。
现在的年轻人,只是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孩子,而不是不工作,却要被冠上躺平挖社会主义墙角的帽子。
所谓的躺平,就是想让自己生活得舒服一点,有错吗?
2
张朝阳说过:年轻人不要太拼了,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
譬如前天我的外甥女去西藏旅游了,13岁的孩子已经周游很多城市。
放在大城市里算不上什么,但在人均3000元工资+无高铁火车的小县城,她已经过上了上层生活。
而与她同龄的农村孩子,暑假还在帮着家里干着农活。
我妈提到老家今年高考的几个孩子只考了300多分,我表示这多正常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面上看是是财富的差异,本质是知识、思维、格局、眼界、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综合实力的差距。
人生而不同,有人可以抬头看看星空,有人只能看到自己的六便士。
3
叔本华曾说: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如果他很早就洞察人事、谙于世故,如果他很快就懂得如何与人交接、周旋,胸有成竹地步入社会,那么不论从理智还是道德的角度来考虑,这都是一个不好的迹象,这预示着他的本性平庸。
我想到了小老弟的同学,那个男生在即将大学毕业的5/6月频繁去他们宿舍走动,言谈为:
我将成为三代院士嫡传弟子,导师称赞我世故,我入D有其他目的,以后我们要经常联系家多多走动...
现在的年轻孩子,很少对科研具有崇尚之心了,满脑子想到的都是利益。
大概是骄纵,这孩子竟然看不出其他人对自己的排斥。
也许是年轻,才能把这些话堂而皇之地说出口;也许是世故,认为这些言论影响不了自己什么。
总有人把世故的老练当做了成熟,把圆滑的老成当做成功。
懂点人情世故好办事儿,大家都舒服,但是不要太世故。
世故的本质是对世俗的妥协,20出头正该是不断向世界发出质疑的年纪,而如今却过早开始按部就班地活着。
希望这个孩子能在搞钱和搞名声的路上,也不要忘了读研后好好做科研。
4
对于普通人来说,努力是最底层的自我要求。
但,结果往往是认知、格局、运气的综合体。
作为普通人,做自己就好,其他随遇而安。
因为世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按自己的意愿而活。
- 微信:3083118361
-
- 公众号:科牛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