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用通俗的话解释一下新一线:接近一线的房价和二线的工资。
虽然说西安早成为了所谓的新一线,但是从一个非本地人的视觉来看其实也并没有新在哪。
除了高新/曲江部分片区的干净繁华,更多的是等待拆迁的老破小及城中村,有些西装革履的白领也有些捡破烂为生的流浪汉。
新并没有均匀落在每一个人的头上,就好像——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更不会劫富济贫。
有很多北漂族在今天依旧住着地下室的单床位,期待有一天自己能扎下根。
也有很多睡在中山公园的凳子上,啃着一块钱一包的干脆面,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上天堂。
大城市像吸血鬼,榨干了年轻人的血肉在抛弃躯壳;又像是皇宫,剥削了年轻人的体力,35岁后被驱逐出宫。
我们看到了很多人在大城市改写了命运,却却没看到其他人的黯淡退场,或许后者还能自嘲下:我也曾辉煌过。
但更多人,宁愿在大城市苟活也不想退回小县城,退不了也无路可退。
2
前几天中午做饭的时,听见楼下有喊娃回家吃饭的声音。
我住的小区挺大,那位妈妈的嗓门撤的老高,声音在楼宇间撞击:xxx,回家吃饭了。
接着就是稚嫩的娃回应:知道了~
我,很久没有听到这种生活的气息了。
小的时候自己在院子里玩耍,到了吃饭的点总会听见妈妈喊吃饭的声音,如果不马上回去那肯定一会就要被揪着耳朵拎回家了。
那时候生活节奏很慢,虽然小时候也会拖拖拉拉写作业到十点,但也没有现在孩子所承受着的重担,每天蹬着自行车风雨无阻去上学也不觉得难。
而长大就在一瞬间,痛苦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放大。
今天去一工厂换暖气表,看大门的俩老大爷在唠嗑:现在就希望身体不出毛病,家里小该子也别生病,他俩天天想着多挣钱,钱能搁得住花?先这样过着就行了…
总有那么一个阶段,突然明白了人生的滋味。
现在我们工作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生活,一天到晚忙碌根本没时间去慢下节奏去寻找内心的安稳。
所以有时候我会看到那些留在小县城的同学——都进了体制,拥有双休的体制内人士虽然也被各种材料搞的焦头烂额,但每个周末还能带着女朋友/老婆孩子开车去市区晃荡;给自己买台游戏电脑,开启Dota2...
工资不高但有灰色收入,烦恼不多还有一家人的其乐融融,有了闲钱还能满足一下自己的爱好。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理想的生活。
3
看看现在婴幼儿的产品,又贵又好。
看看现在年轻人的选择,9块9包邮才考虑。
从小到大,人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外界给予了我们太多的希望和童话教育,而我们在成长中一点点修正自己的认知。
从小被教科书里面什么道德美德这些洗脑太深了,长大了见了社会便无异于重塑世界观。
身边也有一些人毕业工作几年后,由于承受不住人际关系的复杂及工作的压榨又选择回去读书。
然学术圈子,也没那么干净。
说白了在这个社会,没原则的人活得更爽,道德底线低做事更便利,无私会成为被利用的工具,道德被弱者奉为圭臬,却被强者肆意践踏。
最近甲方谈起自己在莆田系医院工作的经历——莆田的老板真是胆大啊,一个个负债上千万依旧吃吃喝喝,而自己想起来花呗里还有钱没还,心里就老不对劲了。
这种怎么说呢,大概也都是看透了怎么过都是一生不如及时行乐吧。
回顾历史,大家会发现人人都有老婆、房子、车子、孩子根本是不可能的,可又是什么让大家觉得这些都成了标配呢?
4
其实,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就是个普通人。
只不过是有些人知道了自己普通后却无法麻木的过一生,还非要拼尽一生去搏一个未知的未来。
无知,反而更幸福。
我认为当下要么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要么做一些有价值的事,当然“想做的”和“有价值的”两个条件兼备最好不过。
当然喽,我们才不要想着改变这个世界,只要不被这个世界改变。
作者:
- 微信:3083118361
-
- 公众号:科牛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