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几乎每天都在买东西。
当然,并不是因为恰逢购物节,有打折促销活动而疯狂购买,而是因为确实有需要。
并且,因为疫情防控,很多快递暂时还无法正常发货。所以,需要的东西几乎也都是在线下直接。
线上和线下不同,线上购物很便捷,但很单一。线下购物有些麻烦,但很丰富。当然,丰富不是说线下的商品比线上的商品多,而是线下的购物过程很丰富。
线上只需直接下单即可,不需要与人打交道。但线下购买商品,必须要与人产生交集,并且可能会遇到各色各样的人,而且不只是售货老板,还有消费客户。
比如,想要购买某件商品时,说明自己有这个需求。在某家商店购买某件物品时,说明商店中的其他顾客和自己相同,对此也有需求。
虽然需求相同,产品相同,但顾客的购买心理和消费能力却不同。
比如,有些顾客在购买商品时直接把自己的需求告诉老板,拿到对应的物品后就结账走人。有的顾客会对价格进行咨询,如果接受不了价格的话,可能会退而求其次,考虑用其它商品代替。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肯定和收入有关。
不过,买的东西多了,见的消费者多了,也让自己从中发现了更多的东西。
比如,人的消费观念除了和收入层级有关,其实还和价值观和阶层挂钩。
像我这几天,购买价格成千上万的物品时几乎没有犹豫。但购买因为个人喜好所需的物品时,即便有些价格很低,我也会犹豫不决,甚至可能放弃购买。
因为对我来说,考虑的是实用性、长久性、增值性,就算是个人喜好,一定也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而那些的土豪,可能就是喜欢什么,什么就是刚需,愿意为一切喜好买单。
这些具有差异性的购买方式,可以直接反映出人的格局和层次。
而格局和层次,又决定了一个人的思路。
而这,就是命理层面的含义,同时也预示着当时的处境和视野。
所以,我始终建议身边人的消费观念要符合自己当下的经济实力,不要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
当然,这也就包含了自己当下的身份和能力的层面。
就像昨天在购物时,我还在询问价格,这时又进来一个客户,选定产品后把需求告诉老板,询问老板这款产品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老板回答说这个还不太清楚,可以试一试。
于是,顾客直接走人。
老板心里也清楚,导致这位顾客直接走人的原因不是价格,而是老板自身的专业程度。
因为有钱人在乎的不是价格,而是在乎你专不专业,但人的收入能力,又恰好在专业程度上得以体现。
我愿意花钱,但是你得专业,否则,我凭什么在你这儿花钱?
当然,也有大肆消费的购物者什么都不过问。这种,可能是某单位的采购人员。而有些单位的采购人员,即便再有钱也不能购买昂贵的物品。因为规定如此,所以不敢越界。
所以我感觉消费这种事,一是要符合自己的经济实力,还有就是符合自己的身份层次。
当然,自己的钱肯定是想怎么花怎么花,不过人一旦有了工作属性的加持,就会考虑工作属性留给人的印象和给工作带来的影响。
这样,你是什么人,干的是什么事,也都一目了然了。
作者:文易青年 公众号:文易青年
- 微信:3083118361
-
- 公众号:科牛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