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快乐的打工人,这听起来像是一句废话,如果只是一说,相当于没说。
只要是个正常人,谁不想活得快乐点?能深打几层,给个具体的路径吗?
师:你能快乐点,放松点吗?
我:不能,我还有很多的事情没做完,没解决,我感到焦虑。
师:如果哪个把事情都做完了,呵呵了。
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焦虑是一个非常虚幻的情绪。
我们的脚踩在具体的路径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时候,就没有焦虑了。
比如,就打工来说:
关于“快乐打工”这个命题,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我曾经当过“包工头”、开过“夫妻店、也曾“一个人背起包包干”。
现在,我的角色是跟着老板干的打工人。
因为有了比较,目前,我觉得“打工人”挺好。
科学的分工合作,能创造出更加先进的生产力。
在一个团队里,不同出生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和行为的人,大家汇聚在一起。
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尽最大可能的发挥每一个个体的优势,
如果运用得当,优势肯定大于个人的单打独斗。
怎样克服焦虑,快乐的打工呢?
我认为做到下面3点可以解决90/100的焦虑:
1.角色定位清晰、汇报线明确、守住本分。
“攘外必先安内”,
在一个团队打工,很多的焦虑和内耗并非来自外界,或者来自工作本身。
团部内部的管理清晰了,明确了,会减少很多的沟通成本。
打工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就是要一切行动听指挥,如果此时已经打起来了,肯定是老大说打就打,老大说退就退。即使个人觉得老大的决策可能是错误的,当下也要服从。可以建议,可以事后复盘,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决策去做。
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可能偶尔对一次,长期下去是错误的,效率低下的。
2.在自己的岗位上,以主人翁的心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守住自己的本分和以主人翁的心态并不相矛盾,
不能想着“反正我只是一个打工的,这又不是我自己的事,我没必要使出浑身的劲,去拿到某个结果。”
其实 “劲”就像是井里的水,越用才越有;不用,就没有。不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做到尽心尽力,尽职尽职,个人和团队都能不断成长,保持长期的战斗力。
3.放下洁癖,有容乃大。
在一个团队做事,势必是一个“杂交”的环境,大家有着各种的不同,能接受杂音,包容不同。
如果当领导的在用人上有洁癖:这个人有这样的问题看不顺眼、那个人有那样的问题看不顺眼、接受不了,那么团队做不大;
打工人自己的岗位上,有洁癖:只做自己想做的事、跟自己喜欢的人打交道、按照自己情绪和感觉做决策、这样摸不上手,那样下不口,不能把公司利益放在首位,那团队就很难发展。
做到以上3点,基本上解决了打工人实现自我价值、担负相应职责、为团队发展赋能的功能性需求。
一但觉察出自己出现了各种的情绪,提醒自己,少一些莫须有的感觉,多一些具体的,落地的行动。
如果做到以上3点,都还是没有克服焦虑,快乐打工,那就是感觉不到位,先喝点酒再说,“百年皆是醉,三万六千场”。
作者:谢红燕 公众号:球形空间
- 微信:3083118361
-
- 公众号:科牛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