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你的目的,在语言表达中,设定参照,就会影响人的认知判断
A:这三斤猪肉,含有80%的瘦肉
B:这三斤猪肉,含有20%的肥肉
两种表达,意思是一样的。这是这些猪肉,80%是瘦肉,20%是肥肉
但是B说法,买的人少。A说法,买的人多。因为多数人喜欢吃瘦肉多的
再举例:
发奖金时,说:今年公司业绩不好,本来发8000的奖金,只有5000了。
听到这个什么反应?是不是负面情绪?
因为它的描述,让你产生了“失去”的框架
今年公司业绩不好,本来奖金只有2000,现在争取到5000元
听到这个什么反应?是不是积极情绪
因为它的描述,让你产生了“得到”的框架
人性都喜欢:得到,不喜欢:失去
这是在管理沟通中的运用
人更喜欢积极框架,也就是看上去更积极的描述,虽然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下面讲销售中的运用
两种描述
第一种:这个面包5元,如果现金付,要额外加0.5元
这听着感觉亏了,失去的框架
第二种:这个面包手机支付5.5元,比现金付,省去0.5元
这听着感觉占便宜,省钱了。获得的框架
开水果店,客户说,来4斤苹果。称重时,有讲究。你要少拿一点,再慢慢添。这样感觉:获得。反过来,你先拿很多,再拿掉两个,这样感觉:失去了
这一切都发生在潜意识,不知不觉中。但你懂框架效应,就感觉问你买东西开心
往外拿出水果,这个动作,是给人失去的心理暗示框架
往里添加水果,这个动作,是给人获得的心理暗示框架
甚至说话的语气,服务态度。都会给人正面或反面情绪,也就是得失两种框架。
所以,你的文字,语言,行为,潜沟通,语气等等,都可以任意营造出不同的框架,从而达到不同的效果
还有,不同的场景中,也会产生不同效果
比如一家超市,旁边就是一个小区。如果要使用一个促销策略:消费满100送价值30元的一箱牛奶,应该如何设计?
第一种:直接在超市里,贴着促销广告
第二种:做成一张卡,上面写着:消费满100送价值30元的一箱牛奶,只限三天,持卡有效。然后去小区里发
第一种,就很常见的做法。
第二种效果就不一样,因为你手里已经有一张卡,可以享用这个满100送牛奶的好处,如果你不去用,就是损失
人性厌恶损失,如果他正好要买牛奶,就可能会买。
思考快与慢中,也讲到损失厌恶
但是没有细讲,因为书中篇幅有限
这里,在举个例子
运用的原理是 损失厌恶 可以帮助你迅速赚钱的
和上面的例子类似,比如服装店,客人一进来,不管是购买,还是随便看看。直接送1000的会员卡(每次只能抵扣消费的20%)
比如你买了一件衣服,200元,会员卡抵扣20%,就是需要支付160元,会员卡扣掉40元
他会经常来,因为感觉不来,就浪费了这种会员卡
其实,就是打八折嘛
但你换了一种操作手法,效果完全不同
整理下方便你对照
第一种:直接说,本店消费打8折
第二种:进店直接送你1000元的会员卡,每次可以抵扣20%
后者的感觉更好 获得的框架
站在客户的角度,他感觉,我拥有了一张1000元额度的会员卡,不去就浪费了,感觉失去了什么
站在商家的角度,客人消费,我就能赚钱。不消费,我也没损失
所以营销,可以做出魔术的效果!
- 微信:3083118361
- 公众号:科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