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午好,我是陈茶茶。
今天分享的是作者雯帆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写稿两个多月,陆续上稿了20+篇文章,稿费也突破千元了。
但是就在最近,我的写作之路非常坎坷,我已经连续两周没有输出文章了。
而这,都发生在我成为一个公众号的签约作者之后。
曾经,“签约作者”是一个令我心神向往的头衔。
在一个公众号里,设立以自己笔名命名的专栏,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作品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
这是对一个写手的最大肯定。
这个头衔代表着具备稳定输出优质文章的能力。
意味着被一批粘性粉丝持续关注,象征着从一个普通写手成长蜕变为优秀作者。
我无数次地在几个签约作者的专栏里流连忘返。
细细品味他们的文字力量,暗自揣摩他们的遣词造句,内心充满羡慕与佩服。
然而,当“签约作者”这个头衔戴在我自己头上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号主要求签约作者每个月过稿4篇及以上,而我,还一篇都没写出来。
眼看着deadline逐渐逼近,我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越是焦虑上火,越是下不了笔。
这导致我连续几个夜晚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脑海中萦绕着万千思绪,却又如一团乱麻,找不到排泄出口。
从前,写作于我而言是一件轻松自由的事。
我可以不限时间、不限主题的随心输出,哪怕被拒稿,也可以潇洒地转身另投,毫无心理负担可言。
然而,成为签约作者,对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要符合特定公众号的调性,话题也不能再随心所欲。
与公众号号主近距离接触,我的所有优点亦或是缺点都会展露无疑。
拥有专栏后,我会被置于聚光灯下,被千万读者拿着放大镜反复观看。
我无法再继续做一个躲在笔名背后默默撰稿的写手,无法再因为某篇文章存在虚构成分就换个笔名伪装自己。
我的笔名就是我这个人的象征。
读者看到带有我笔名的文章就会对我评头论足,我害怕听到“她也不过如此,怎么能成为签约作者”这样的评价。
成为签约作者,意味着我的每一篇文章都要接受审判,被打上一个“通过”或“拒绝”的标签。
我害怕通过微信专用投稿渠道发出去的文章,收到的回复是“宝,这篇也不行哦。”
更害怕因为达不到号主要求而被解约,就像那句老话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被人请上高台容易,但要是被人从高台上赶下来,真是一件既羞耻又难堪的事。
这些想法都犹如一道道枷锁,阻挡了我继续写作的脚步。
让我陷入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在一个写不出文的怪圈中苦苦挣扎。
直到昨天,我照例打开一个倾慕已久的签约作者专栏,看到她发了一篇新文讲述她的经历。
她在成为签约作者后,因为没有达到过稿要求,竟然曾经被2个号主解约!
而现在的她,依然还是那个闪闪发光、令我羡慕不已的签约作者啊。
震惊之余,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担心的事,早都有人经历过了。即使被解约,又怎样呢?
我还可以从头开始,重新成为签约作者啊。
“签约作者”不是“常胜将军”的代名词,是我主观赋予这个身份过多的意义了。
成为签约作者并不意味着能篇篇过稿,写作能力也未必就能持续稳定发挥,同一个人看不同的文章也会有不同的审美。
如果说写作之路是一条万里长城,那我也不过还停留在出发点而已,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成为签约作者并非成就的终点,受心理障碍影响暂时写不出来文章也不是故事的结局。
我写作的初衷是为了记录思想和不断成长,而不是为了成为签约作者。
这不过是我成长之路上的一个小插曲,我不会因此而停下脚步。
想明白以后,我即刻提笔写下这篇文章,毫无后顾之忧。
我发现,当我将结果抛诸脑后,我依然非常享受将所思所想诉诸笔端的过程,全身心地沉浸在畅快淋漓地表达观点之中。
无论能不能过稿,能否通过签约作者的考核,会不会被解约,都管他呢。
写文这件事本身,已经给我带来了足够的情绪价值。
反正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写作这件事,因为我实在从中获益太多。
所以,想那么多干嘛,写就完事儿了。
公众号:
- 微信:3083118361
-
- 公众号:科牛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