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一定不要全职摆摊

创业49阅读模式

今年以来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摆摊的人变多了。

商场门口原本只有一个烤肠摊,今年开始陆续的有卖哈密瓜、卖首饰、卖榴莲的摊,烤肠摊也多了两个。

因为淄博烧烤的爆火,导致了部分地区地摊经济的重启,比如深圳鼓励固定区域允许摆摊,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去摆摊。

地摊经济对于当地政府来说好处是比较大的。

既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岗位,又带动了当地的一些消费,是一个双赢的政策。

但是对于摆摊的人来说,地摊解禁未必是好事情,部分行业正是因为有着准入门槛,所以导致行业里面的人可以获得一些高收益。

大家在一些短视频上可以看到一些炒粉的老板一边炒粉,一边跑躲避城管,看着非常的有意思,我还真在现实当中看到了真实版。

我家小区附近有个广场就有个卖炒粉的小哥,白天有着自己的主业工作,晚上7点钟出摊,摆到凌晨。

有时候城管来巡逻,影响到出摊,生意做着做着看到城管来了马上跑,那一天收入可能是0。

但是这位小哥总体收入还是过得去的,好的时候营收可以做到700一晚,加上主业的收入,小哥说平均每个月有个1.5-1.8w左右的收入。

原本在城管的管理下,需要承担摊位被没收和罚款的风险,会把一部分风险厌恶者阻隔在外。

但是一旦默认允许了以后,就会有大量的人涌入进来,首先冲击的就是一些技术含量低的摆摊方式,比如烤香肠。

摆摊主要依赖的是人流量,如果只有你一家摆摊,可能收益足够支持生活。

但是一旦你的摊位附近同时有好几个同行,卖类似的东西,难免会开始搞一些价格战,分流走一部分的客户,竞争到最后大家都没钱赚。

摆摊、送外卖、开滴滴这一类的活因为正反馈比较强,按单结算,马上可以看到钱,所以吸引很多年轻人加入。

但是长远来说是很难有大的提升,属于天花板低的行业,同时门槛也并不高。

虽然正反馈比较快,但是没有什么意义,作为一种探索体验或者是过渡是可以的,但是作为长期生存来说是不划算的。

主要原因在于反脆弱能力不强:天气不好、同行增加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短期的赚钱不代表可以长期的赚下去,送外卖刚开始的时候10元一单,慢慢的变成5元一单,到现在3元一单。

但是这几年也没有积累出来什么优势能力,存款也没有积累到足够做什么事情,所以也不敢轻易的切换其他行业。

职业发展前几年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习惯了短平快的赚钱模式以后,可能会摧毁掉赚长线钱的耐心。

就像投资人张潇雨说的:『反复的赚小钱,可能损坏你赚大钱的心力。拼起来的局部最优解并不是全局的最优解

赚大钱通常来说是需要耐心等待的,大多数的时间都在等待机会。

所以年轻人在有的选的情况下,一定不要全职摆摊。

年轻人一定不要全职摆摊

公众号:王老白的滚雪球笔记

  • 微信:3083118361
  • weinxin
  • 公众号:科牛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5月9日 21:06:51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处理!
为什么老百姓的戾气越来越重了? 创业

为什么老百姓的戾气越来越重了?

1 之前在B站关注了一个搞健身的UP主,今天打开B站一看,已经成功变成烂尾楼维quanUP主了。 流量确实上去了,但是房子烂尾了,女朋友也跑了,这福气你要不要? 房地产,是当前最大的阳谋。 老百姓砸锅...
穷人难以翻身的最根本原因 创业

穷人难以翻身的最根本原因

诸葛亮在给老板刘备做企业规划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曹操这家不知名小企业之所以能干倒袁绍这样的大型家...
据我所知,有钱人只研究一件事 创业

据我所知,有钱人只研究一件事

这个社会,每个人多少都能赚到点钱。 可赚点钱跟有钱人是两码事,为什么明明很多人懂得很多,却还是成不了有钱人? 我发现根源是大家在认知的角度上出了问题。 就拿考研考公考教师来举例。 如果考上了,老老实实...
孩子就不生了吧,反正有人生 创业

孩子就不生了吧,反正有人生

1 听说今年一胎生育率都到0.5啦,意味着两个家庭才会生一个孩子。 别说生一个孩子了,婚都不结哪来的孩子? 生下来的孩子,还要拿来当软肋,所以不生很正常嘛,坚定不移迈向发达国家啦。 而我妈跟我假装不经...
评论  0  访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