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的体制内群体发声说自己的行业怎么怎么不好,劝大家不要进来,但是想要进去的人依旧是千方百计的想要获得能够进入的机会。
尤其是教师这个群体非常像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最近和一位体制内工作的朋友进行了一次深度的聊天,他本身是学习心理学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所以对于我好奇的话题能给出比较专业化的解释。
为什么这些人对于自己的职业满足感都不太高呢?
第一个原因在于职业发展方面。
体制外的人职业发展路径有很多,向内发展不断的晋升岗位,还有是向外发展拓展影响力。
但是体制内的人就只剩下两条路:要不就是做个老炮,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领导画什么饼也不接,反正也开除不了我。
或者是走政途晋升路线,但是由于领导岗位是有限的,一个萝卜一个坑,所以对于人的背景关系要求是很高的。
而且在上层眼里表现好不是干出来的,而是通过嘴巴说出来的,谁的嘴说的能开花,谁在上层眼里印象就好。
很多的体制内人员基本上就是一辈子的基层,没有上升通道,每天干同样的活,20多岁干的事情要持续反复的干到60多岁,就像是《三体》文明当中地球科技被智子锁死的无奈。
第二个原因在于物质层面。
体制内的薪资可以保证人在生活上还过得去。根据马斯洛需求原理,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以后,就会进阶到追求一种精神满足,甚至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体制内工作的特点又是以不出错为第一要务,而不是效率第一。
所以导致了日常的工作内容,会有点务虚,会觉得自己整天的活在琐事当中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
和当初入职初心想要做点实事的理念会有很大的出入,所以才会导致这些人负能量很重,有能力的人想要从里面跳出来。
这也是属于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能是自己找到热爱的事情,因为几乎所有的人进入体制内就和赚钱没什么关系了。
尽管广深地区公务员最近降薪25%,但是依旧会有源源不断的人追求进入体制内,这方面永远不缺人。
因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体制内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了。
公众号:王老白的滚雪球笔记
- 微信:3083118361
-
- 公众号:科牛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