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大佬开始做短视频了

科牛
管理员
1328
文章
0
粉丝
创业371阅读模式

为什么越来越多大佬开始做短视频了

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大佬开始做短视频了。

为什么?

这得从30年前开始说起。那一年,纽约的一位基金公司的副总裁在研究市场的时候,发现一个边缘事物正在以每年23倍的速度增长,他毫不犹豫地扎身进去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这个边缘事物就是现在的互联网,这位基金公司的副总裁就是曾经的世界首富----亚马逊的老板。

互联网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框架,这个框架最核心的功能是在全球范围内解决了沟通和流通问题。随着互联网触角抵达世界的各个角落,吸引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在互联网上流通,流量成为了互联网的第一生产力。

流量有两大基础,一是信息,二是注意力。

信息本身存在信息差。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最有效的信息,谁越靠近核心信息,谁就越容易赚钱,所有的博弈,最终博弈的都是信息。

注意力是一个稀缺的经济资源。每天,无数碎片化的信息打包堆砌在你的面前,形成一个虚拟世界。这个虚拟世界的搭建者并不允许你在里面漫无目的地穿梭,他们会利用各种细分内容推送引导并抓住你最稀缺的资源——注意力,最终将它化为利益。

个人的注意力是微乎极微的,但海量的个体就能凝聚并转化成价值上亿的广告费用和订阅收入。况且,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而信息的规模每天都在做爆炸性扩张,因此,信息提供和注意力这种供求关系越来越紧张。

同时,受众的注意力在市场中属于存量博弈,一个受众在你的身上凝眸了3分钟,就意味着在别人身上少了3分钟。

每天,你可以免费浏览很多内容,但每一次浏览都是一次交易。你交易出去的是注意力,商业体系能将你注意力这种无形的经济资源,通过一系列的转化,最终变成有形的资产。

另外,注意力经济背后存在一个简单的原理:注意力越集中,注意力停留的时间越长,促成买卖的成功率越高。原本不被信任或不被关注的商品和品牌,随着流量的洪流吸引你多看了两眼,当下或以后达成交易的概率会大大提升。

大家都知道,发展的驱动力是交换,交换的两个要素分别是沟通和流通,而在沟通和流通的过程中,流量成为了第一要素。

举个例子:在市场上,你有一个需求,那你得接触得到服务商,服务商刚好有这个服务,然后你才能找上这个服务商,得到服务后再付款,这就是整个沟通和流通的过程。在这一整个过程中,存在一个关键问题: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触得到性价比最高的服务商。所以,在互联网上,很重要的一个核心能力就是看谁能够更精准地获取有效流量。

基于这样的逻辑,流量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互联网中第一生产要素。鲜为人知的是,连G谷歌、亚马逊、脸书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每年都耗巨资来买流量。据统计,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80%营收都来自广告,然后呢,谷歌每年会拿出广告收益中的20%(相当于179亿美金)来到处买流量。

亚马逊同样在大量地买流量,特别是向谷歌买流量。买来的流量通过增值,再卖给商家,那么亚马逊就可以从中赚到巨额的流量差距利润。

亚马逊早期只是一家卖书的公司,二十几年下来老板成了世界首富。之所以发展的这么迅速,核心的原因亚马逊的商业体系拥有强大的流量获取能力。亚马逊上,有无数个在互联网底层奋斗的创业个体为亚马逊导入流量,这些流量细流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条澎湃的流量大河,源源不断地为亚马逊的流量输血。比如很多亚马逊卖家在亚马逊的站外做广告,将流量引到到亚马逊店铺,亚马逊躺着收割流量。

在互联网生态中,流量是流淌的血液。流量是互联网公司生存之本,为了维持足够的流量,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需买流量,大平台公司基于强大的商业模式,买回来的流量,可以通过层层包装和转售来赚钱巨大的利润。而中小卖家则需要依托在这样的平台上对流量进行变现包装获利,商家再通过产品的包装,溢价给终端消费者。

在流量食物链底端,商家还能拥有溢价空间吗?答案是有的,在流量的加持下,如果一项产品能从品牌包装入手,进行语言、内容、视觉等设计,并准确把握用户的心理,那么这件产品将会产生巨大的溢价空间。这就是整个互联网生态中的食物链。

在这个生态中,商业逻辑比的是谁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取到更优质的流量。

在流量大时代下,传统的商业逻辑被彻底颠覆。对于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而言,他们最关注的不是利润,而是用户规模。他们的核心目标是不惜一切做大用户规模,有了用户规模,就拿着公司去融资,融资回来后再补贴用户,用户越多,公司的估值就越大,然后再融资。

在这样的商业逻辑下,公司的生存基础不是利润,而是现金流,只要流进的钱大于流出的钱,公司就能活下来。经过持续的烧钱之后,用户规模达到一定的量级,流量就可以逐步变现,流量源源不断地变成利润。

极兔快递就是这种商业模式的典范。该公司由拼多多黄峥背后操控,得到众多资本大佬的加持,用资本换流量。10个月烧了200亿,将每件快件压低至8毛钱,迅速收割了海量的商家和用户,然后拼多多将90%的订单都给极兔。

横空出世的极兔,仅用10个月就做到了日均订单2000万。这一业务量级,韵达用了19年,申通用了25年。业务量呈指数性增长的极兔,不断抢占顺丰、京东、百世的市场份额,打得各大巨头节节败退。资本加流量,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改变一个商业版图,让人感受到流量的巨大威力。

随着流量大时代向纵深发展,注意力甚至代替了金钱成为货币单位。比如阿里巴巴将衡量公司价值的新指标定为用户的时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活跃用户量。当用户增量的红利日渐减退的趋势下,争夺用户时间、争夺用户注意力成为互联网公司之间的拉锯战。

你相信吗,你的注意力单价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取一个历史数据,2021年第4季度,微信的广告收入是204亿人民币,若以活跃用户第4季度消费的时长总量去除这广告收入,这意味着每人每天为微信贡献的收入是2.5元,这就是注意力单价。

回到文章的第一个问题,大佬们之所以纷纷投身于短视频,答案很简单,他们洞悉了流量的密码。

公众号:红尘之眼

微信:3083118361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公众号:科牛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公众号已复制
 
  • 本文由 科牛 发表于2023年10月19日 16:24:58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处理!
打工,真的很耽误发财 创业

打工,真的很耽误发财

我曾经和许多人一样,每天按时上班,按月领工资。 这种生活看似稳定,但实际上却充满了束缚。 打工让我感到自己像是被固定在了一个框架里,无法动弹。 打工者追求的是一种确定性,我们喜欢按小时或按月获得报酬。...
后悔没早知道赚钱的本质 创业

后悔没早知道赚钱的本质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关于赚钱道理。 其实,古人早就把这些道理总结得非常清楚了。 就像《盐铁论》里说的:“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局势,不在力耕。 这句话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要想变得富有,关键不在...
赚大钱需要解决的第一件事 创业

赚大钱需要解决的第一件事

跨越阶级可能机会渺小,但超越身边人真的不难,一个人要想翻身就是先把自己的心态调好,心急心焦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破坏掉自己的心境。 一件可持续给你带来收入的事业一定是要长远布局的,短期收盘的生意,尽...
穷人发财,一定不要打工 创业

穷人发财,一定不要打工

我之前工作是做展厅设计的,加班最晚的一次是到凌晨四点才回家。 做设计的,应该深有体会,甲方一句话,你就要熬死自己。 当时公司是在一个老楼里面,天花板破破烂烂,突然有一只老鼠掉在我身上,我也只是很淡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