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重构了我

创业203阅读模式

创业重构了我

签字,盖章,合影,又落定了一件事。

我的个人创业史,迎来了另一个世俗意义上的转折点。

其实这一次,距离上次pre-A,已经过去了两年半。说不上慢,但也绝对算不上快。

记得上一次,投资人跟我们畅想未来画大饼儿的时候,提出过三年就上市的设想。那时的我很受震撼,因为这辈子都没被这么看好过:天啊,我也能自己干一家上市公司出来?

一时心潮澎拜,中二病达到巅峰。那段时间天天都意气风发,脑子里做着“流水单年破亿”“净利润超一千五百万”“去不了北交所就去港交所试试”的美梦。

后来不知道哪一天,可能是生活太无聊,也可能是工作太枯燥,还有可能是多了各种给样的烦恼,这种美梦就很少出现了——

当脑子里冒出A、B、C轮融资这种想法的时候,又发现公司过得还行,忙都忙不过来,没必要折腾融资:要是搞一堆对赌、回购,说不定就把自己搞死了,还是先把目前这么个公司扶着走下去吧。

当身体里冒起一股冲击上市的热血和冲动之后,再看看业绩、流水、利润这些不算骨感但也给不了太多好感的数字,那股冒上来的热气儿又凉了半截:算了算了,还是先苟住吧,能惨淡经营下去就很不错啦。

当别人调侃起“上市”“创业”之类的话题的时候,我都敬而远之,或是三言两语带过,以致于有很多人会对我的工作感到诧异,感觉我像个无所事事的人,每天要么窝在家里炒菜做饭,要么到处跑着玩儿。

说到底,创业这件事情,已经慢慢地从带有“名片”“身份”“标签”这些属性的可供吹嘘的资本,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就跟吃饭、呼吸、睡觉、放屁这些事情一样寻常。

早上起床睁开眼,就得打开手机里的待办和备忘录,扫一下哪些事情没有做。有时候拖延症到了晚期,一些事情拖着拖着就不做了。

中午睡个午觉再起来,感叹一下一上午没做什么事,然后又继续新一轮的假性忙碌。手是没有停过,嘴也很少合上过,但很多事项也没有怎么推动过。

等到快下班的时候,再靠着从小习成的“懊悔式激励法”,凭着残存的一丝自驱力,抓着时间做点事情,把能补的锅先补掉,能交代和应付的事情先处理掉,起码让自己下班的时候心里可以畅快点。

我的工作每天都有新的挑战,但节奏也都不变,永远都是一成不变的千头万绪和杂乱无章。

倒不是讨厌这种一成不变的工作节奏,而是不喜欢这种“拉扯”的感觉。回想自己的每一天,我好像随时随地都在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拉扯”。有的事情琐碎,有的事情长期僵持着;有的事情不重要但是很闹心,有的事情不闹心但是压力很大;有的事情尚且在能力范围之内,有的事情超出了能力范围但又必须搞定……

倒也不是恐惧这种“拉扯”,而是对结果感到担忧。害怕付出的情绪成为自我感动,害怕琐碎的事情会影响结果,害怕长期僵持的事情最后看不到回报,害怕那些突破能力边界的努力和尝试成为无疾而终的悲剧。

倒也不是担心“结果”本身,而是这些“结果”往往与具体的人相关联,更多地要去挂心这些人。我原本是一个很随性的人,大部分时候都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感受,也不希望跟过多的人发生交集或是关联。对于我的家人、恋人或是朋友,我其实都非常淡漠,不太会因为这些关系“亲近”的人而情绪波动。而当创业之后,我又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如果不对结果负责,不去考虑结果,那也就是对这些人不负责。

我变成了一个极度纠结、优柔寡断、在各种情绪和状态里反复横跳的人。

——这是一个由浅入深、性质不停转换、甚至自相矛盾的过程。

起初,公司还小,那时候做决策,有什么新想法,要整什么“花活儿”,说干就干,非常果断,毫不犹豫,最坏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下次重启就得了。

等公司大一点,部门里的人多一点,做一些事情就有点束手束脚。“这个东西,可能效果不好,还是算了吧。”“一个活动成本这么高,还要组织那么多人,搞不了。”“这个事情该给谁负责比较好?怎么协调A和B的关系?”……好在人不算多,事情也不算太复杂,有的事情磨着磨着也都能勉强摆平。

再后来,人数到了一定的量级,做任何的决策都会“伤筋动骨”。要去考虑和兼顾太多人的想法,要去反复衡量和提前预估每一步的损益,要留好退路、定好预案、做好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意外和变动的准备。太多的利益方和利害关系搅和在一起,总是让人感到疲惫和无奈。

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怀疑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是不是出了问题,陷入了畏手畏脚、能苟且就苟且、自我逃离和放逐的怪圈里:遇到什么事情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别找事儿”的念头,有什么难一点的事情做一阵子就打起了退堂鼓,碰上一些尖锐的矛盾或是棘手的局面都在琢磨如何才能“息事宁人”,不愿意去增加任何的沟通成本,不敢多去想“试错”的机会成本,不敢去轻易打破某种所谓的“平衡”。

当我想去做某件事情,我就会想,这件事情是不是会搞得大家很烦躁,增加大家的工作量,也可能会造成很多机会成本和更多的沉没成本?然后,这个念头过一两天就没了。我到底想做什么事情,自己也忘了。

当某件事情跟某个人、某些人的利益相关联,我又会犹豫起来,“做个好人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于是,这件事情就被搁置了。

当我想去大刀阔斧地推进某些事情或者改革时,我又瞻前顾后:“这么搞看上去是挺好的,但会不会劳财费力又不讨好?”“谁会愿意去背这么大一口锅呢?”“要是这件事没做成,那不就影响别人的职业发展了吗?”……顾忌一多,事情推行起来就很波折反复,许多想法和计划就这样被束之高阁。

这样的纠结和焦虑持续笼罩着我,直接导致了我的睡眠失常和作息紊乱,并在更深层次上导致了我的决策风格发生转变:我从一个敢想敢做、果断坚决的极端,走向了另一个踌躇不前、彷徨犹疑的极端。

拧巴久了,很多事情都整得拖泥带水,后退也不是,前进也不是,就在那卡着、悬着、僵持着。

我终于感到,自己不能这样下去。

就在某一天,大概是我在公司楼下便利店买关东煮和刀削面的时候,我的脑子里一下冒出这样的想法——

既然怎么做都不可能完美,都可能会有错误,那就先做下去再说,总比什么都不做、在那一直拖着要强。当老好人就能有更好的结果?当老好人就是对别人负责了?难道所有人、所有事情都凑合一下就行了?……

如果我怕事儿,不去直面问题和压力,那我就不应该走创业这条路,我应该去找份更“体面”的差事和营生。

如果我老想着后果,老是犹豫,那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灾难,本身就是对其他人的不负责任。

如果我道德感那么强,如果我“满怀苍生”,那我应该去做一个圣母或者活佛,应该剃度出家敲钟念佛,而不是在商场里厮杀。

当我选择入这个局,我就必须遵循企业运作和商业市场的逻辑。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我,没有人会在利益冲突面前保持绝对的冷静中立、无动于衷,也没有任何一个你的竞争者会在商业较量中对你手下留情。世界和社会本就残酷,商业和商场更是如此。一个企业的立足、生存和突围,绝对不是靠仁慈、靠善良、靠平和、靠顺其自然就能做到的。

我需要少一些无病呻吟式的杞人忧天,需要果决,需要强硬,甚至需要冷血,需要舍弃。唯有如此,才是对自己、对企业、对这个企业里的每个人负责任。这就是我在2023年里为数不多的可以称之为心得的东西。

2023年还给我带来了很多冲击。

比如说,我的自信心。

长久以来,从小到大,我的内心都极度自负,我不会觉得有什么事情能难住自己。可这一年,我明显感受到,越是往前走,越是往深了去钻,就越会发现,我的能力是有边界的,我不可能在任何领域都成为六边形选手,很多事情会超出我的掌控范围,很多难题对我来说也是无解的。我二十多年努力建立和小心维持的自信心,在这一年无数次地被挑战、被击碎。

慢慢地,既有被动的“认清现实”,也有主观认知的转变,我接受了自己的短处,摆正了自己的心态——

我必须要知道天高地厚,要更多地借助外力,假于他物,要在每一个关键点寻求更大的势能;也必须要学会在关键的时刻放下自己的骄傲,主动地调头转向,即便保不住所谓的“脸面”。

我也许能够强行逞能,咬住牙顶过第一道难关、第二道、第三道,但不可能熬得过第七道、第八道。

我也许可以靠一些表面的努力和假象来证明自己一直坚持的“优秀”,但这无疑是饮鸩止渴,只会加剧形势和局面的恶化。

我也许是一个优秀的个体,但只靠我的个体,我永远做不出强大的群体和团队。

只有承认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我才能更加大胆地带领和管理团队,才能更加自在和默契地跟别人打配合。过刚易折,这一点在团队协作里同样适用。

从这一层意义上来看,这种自信心的崩溃,对我而言百利无一害,我不再刻意地装模作样地端着,不再跟自己过不去,不再陷入无端无果的内耗,不再去浪费自己的精力和生命。我感到解脱,感到轻松,感到更加自由。

在“自信心”崩溃的同时,我的一些固执,其实还是没有变。

这听起来有些矛盾,但又确是如此。我一方面变得谦卑,对许多事情多了敬畏,另一方面也仍保持着一些骨子里的固执。

比如,我不相信劣币能够驱逐良币,在很多事情上我还保持着一些自己的标准、要求和坚持,我绝不会盲目地让步、妥协或是退缩。

比如,我不相信有的道理和真相可以被人随意地歪曲捏造、黑白可以被颠倒、罪恶可以被掩盖,我还是会贯彻我所认同的理念,追求我以为的“信仰”。

比如,我不相信很多事情我做不到,我不相信我的能量就这么小,我心里的那口气儿无数次被现实的寒风快要吹凉、吹散、吹尽,但我还想再坚持坚持,即便心里那团火再微弱、再渺茫、再飘忽。

比如,我不相信不劳而获,我不相信善无善报,我不相信恶无报应,我不相信……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些固执和棱角,又重新塑造和维持了我的自信心,让我得以在自信心遭受重创后得以快速建立稳定的情感内核,让我得以修成更加强大的谦卑与自信。

再说回创业本身。

其实,这一年里,跟我为数不多还能剩下来的朋友们聊天,偶尔也会感到迷惑:我创业到底是为了什么?

金钱吗?好像我也没有赚到什么大钱,只能简简单单混个温饱和体面,到手的每分钱基本上都是我的苦命钱。

情怀吗?好像我没有太多可以谈得上情怀的东西,我的创业更像是为了满足好奇心的一场体验和探险。

价值吗?好像目前就个人而言,我并不能从这份创业里获得足以与我的野心和预期相匹配的能为世俗所认可的价值,甚至说得更直接一点,我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自由吗?好像目前看来,我并没有太多自由,反倒是浑身的不自在,哪有锅说补就得补,哪有应酬说去就得去,说出差就出差,说舔客户就得舔,说忍就得忍。

……

思前想后,或许只有第二种“情怀”的解释最能贴合我的初心。

我来到这个世界,不是要带走金矿银矿,不是要扬名立万,不是要单纯地享乐纵欲,更多的是要感受和体验这个世界。

有关人世和社会的种种体验,走创业这条路确实来得最快——

我会直接获得各种新奇的体验,被拒绝,被接受,被夸赞,被诋毁,被支持,被指责……

我会直接地感受各种情绪,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无奈,平淡的琐碎,由自己的无能引发的狂躁,因未知而生的双重恐惧和兴奋……

我会直面形形色色的人,强势果敢的,懦弱无能的,顺风顺水的,大起大落的,赤诚坦荡的,城府难测的……

我会直接快速地学习和验证各种“常识”和“道理”,人无信不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众人拾柴火焰高,事物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

创业这几年,我总感觉自己在加速衰老,也在加速成熟。一方面,许多事情让我心力交瘁,深感疲惫,就连愤怒和发脾气的力气都要被榨干了;另一方面,迈过的每一道坎又确实是实实在在地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像一章章一页页一句句的诗文,刻在我的头发里、我的身体上、我的心脏里、我的脑海中。

我得感谢这次创业的旅程,它带给了我无限波折、绝对独特、极度精彩的人生体验,让我得以在未来几十年后的某个时刻回想起这几年的时候,内心仍然可以充盈着无限的热情、激情和温情。

我已预想过无数次这次创业的结局:可能是顺势而为,扶摇直上,自此人生一片坦途,可以有一份称得上事业的持续性工作;可能是死乞白赖地拖下去,努努力糊糊口,五年、十年、大半辈子就这么搭进去;可能是夭折了,那就换份工作找份活儿干,然后这次创业就成了以后跟别人吹牛拉家常摆龙门阵的值得炫耀的谈资……

无论是哪一种结局,我都不太在意。又或者说,这份创业的结局走向如何,对我的人生已经不重要了。许多我在意的人生体验,我追求的人生价值,我想坚守的人生理想,我已经体验、追求、坚守过了。我不害怕,我不羞愧,我不后悔。

我的创业之旅,已经彻彻底底地重构了我。现在的我,已经强大到可以随时被击败、被打碎、被踩烂,但也随时可以重组、重构、重焕生机。

正如海明威的那一句: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绝不能被打败。(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我不能、也不会、更不允许自己被打败。

公众号:某光

  • 微信:3083118361
  • weinxin
  • 公众号:科牛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1月4日 21:39:33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处理!
打工,真的很耽误发财 创业

打工,真的很耽误发财

我曾经和许多人一样,每天按时上班,按月领工资。 这种生活看似稳定,但实际上却充满了束缚。 打工让我感到自己像是被固定在了一个框架里,无法动弹。 打工者追求的是一种确定性,我们喜欢按小时或按月获得报酬。...
后悔没早知道赚钱的本质 创业

后悔没早知道赚钱的本质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关于赚钱道理。 其实,古人早就把这些道理总结得非常清楚了。 就像《盐铁论》里说的:“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局势,不在力耕。 这句话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要想变得富有,关键不在...
赚大钱需要解决的第一件事 创业

赚大钱需要解决的第一件事

跨越阶级可能机会渺小,但超越身边人真的不难,一个人要想翻身就是先把自己的心态调好,心急心焦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破坏掉自己的心境。 一件可持续给你带来收入的事业一定是要长远布局的,短期收盘的生意,尽...
穷人发财,一定不要打工 创业

穷人发财,一定不要打工

我之前工作是做展厅设计的,加班最晚的一次是到凌晨四点才回家。 做设计的,应该深有体会,甲方一句话,你就要熬死自己。 当时公司是在一个老楼里面,天花板破破烂烂,突然有一只老鼠掉在我身上,我也只是很淡定的...
评论  0  访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