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四五年前同事,离职后因为没有业务上的交集,几乎不联系。
上个月底,她的微信突然亮了,简单寒暄后,问能否帮忙介绍工作。
林子今年刚好四十,离异,好的一点是没孩子。原来在国内知名时尚集团做事,机缘巧合,做了一年半同事。有才情,性格磊落坦荡,为人做事干净利落,不过面子极薄。当年从我们公司离职,也是因为工作出了一点纰漏,老板说重了几句话,她觉得自尊受到践踏,一纸“小女不才,不能胜任”的休书,把老板开了。
作为当时林子直属领导,于情于理我都逃脱不了责任,林子哈哈一笑说:不用老大株连,一人做事一人当,我的事我来顶。深圳之大,不信没有老娘吃饭的地儿。
毕竟异性同事,刚离职还偶尔问了下新工作怎样,再后来就不联系,所以几年来她怎样的兜转,并不太知晓。这突然让介绍工作,着实让我小小有点惊讶。但我没有细问,只让她发简历过来,说跟几个认识的朋友推荐一下。
以她的好面子程度,能来向我张口,一定是之前想尽办法还是搞不定,犹豫许久才给我发来消息,估计对话框里的字都敲敲删删不知多少回。我如再追问,会让一个中年失业女更尴尬,下不了台。
也因为当时共事没有罩住下属,觉得对林子有亏欠,所以我把林子的事当自己事办。只要认识的,能跟林子专业能力挂点边的,从上市公司到小私人企业,不管是老板还是企业人力资源总监,甚至部门主管到公司老员工,只要能在公司里说上几句管用话的,都把林子简历发过去,问能否帮忙添个人。
半个月下来,还是没有投送成功。关系没那么铁的客套一下,说不对口不需要不合适,熟悉的直接来一句“我去,都四十了,年龄太大,不要。”
也是因为问的铁子多,所以直接以年龄拒绝的就多。后来就让我觉得:年龄满四十了莫非是种罪?
上周,我把推荐的事情跟林子大致讲了讲,只讲年底了,大家都不太招人,没提年龄的事,还是怕伤到她。也试着跟林子说,有无想过不找工作,不去给资本家打工,自己看看做点啥?林子说也不是没想过,但实在不知道做啥好。
随后我也帮着想了想,好像一下子真想不出什么适合这个知名大学出来,一直混迹时尚行业的中年女性去做。等在失业终点的滴滴司机和外卖员也更多是给男人准备的,不怎么待见这些精致的职场女性。
女性的窄门效应,在40+的女人身上体现更明显。
于是你能看到,周围越来越多的中年女性加入了保险业和微商大军。但赚到钱的几乎廖廖。之前跟一个做微商的聊,以她之前几百号公司中层的资历经验,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会在朋友圈卖化妆品了。她说那去做啥,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干坐等死,那样心更慌。虽然不赚钱,但至少有个事忙着,占着手占着脑,不至于闲到胡思乱想,也证明自己不是被社会完全抛弃的废物。
帮林子推荐的半个月,也跟招人的朋友聊过这个问题。这事也怪不到他们头上。40甚至35的年龄门槛是招人单位约定俗成的行规,多少年前就形成了,又不是近两年才有。以前日子好过,家家有存粮,不觉得这是多大点事。现在日子紧吧,就会把许多问题放大。但哪个公司企业会招聘年龄大的来养老?
基础工作永远是年轻的更好用,这种四十来岁的只适合做管理层。但现在的公司中高层,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他们的基本生存状态,只要公司不倒闭,打死都不会离职。不犯大错的情况下,公司也不会辞退,且不说到了这个位置关系错综复杂,赔偿都赔的老板肉疼肝疼。不管大小公私,说到底都是资本家,利益最大化永远是首位,不存在对错。这里面跟道德没有任何关系。
好像谁都没错。可你也不知道为何,就让这个40+的群体无人要,无处去。
林子昨晚在微信发来消息,表达了一番谢意后,开玩笑来了句:女人过了四十没工作了,只能等死么?
我想了半个小时,回一句:鬼知道。
公众号:马桶好读
- 微信:3083118361
- 公众号:科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