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写点小感慨,可能会泼你一点冷水。
1
从图文公众号到短视频,我这四年大概线下见过不下200人和我说,想靠内容创作当网红,吭哧吭哧写文章,做视频,搞直播,结果呢?大部分都是韭菜和炮灰,只有1%的人,因为热爱还在继续,且看到了变现的可能。
目前整个新媒体行业,一方面是短视频的欣欣向荣,一方面也是内容创作者哀鸿遍野。
真正火起来的有几个?真正赚钱的有几个?真正还在持续输出的有几个?
大概也不下十个人和我亲口说,公众号赚到的100万,全砸短视频里了。
现在又回到私域领域去深耕,把之前走过的路再走一遍,把丢掉的钱继续捡回来,可是流逝过去的时间就没法回头了,我们能看到表面的繁荣火热,看不到背后的横尸遍野。
最近我在找新办公室,遇到好几个之前租客是做短视频和直播的,居然也都关门大吉,转型做跨境电商去了。
以上,我只想表达一个观点,当网红,是需要天赋的,是不是吃这口饭的,要看有没有天赋,有时候真的和努力没什么关系。
我们大部分都还轮不到拼天赋的份,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个天赋。
至于努力,那些做起来的号,那些火起来的网红,往往都付出我们不敢想象的努力和勤奋,就像稻盛和夫的那句话,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这些人也慢慢锻炼一种直觉,看人,看这个人有没有火的潜质,有没有可能当网红的基本素养,看人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和他对话,聊聊,气场自然可以感受得到。
就像我自己,我觉得自己没有短视频的天赋,也没有文字的天赋,但是在新媒体营销策划方面我有积累和经验,所以我的重点也不是做自媒体大v,也不想当什么网红,而是用这些工具帮我加分,为我赋能,助我获客,我的目标就是通过新媒体实现商业变现,为企业品牌推广出谋划策。
2
相比于文字,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短视频的创作门槛其实比文字更高。
文字人人会写,视频并不是人人会拍,大部普通人拿手机拍的视频是没发看的。
会说话就会写字,先不管有没有人看,至少一个普通人是很容易完成一篇文章,且可以通过训练不断进步的。
但是视频,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我以前在视频号也说过一个观点,短视频拍摄,其实就是在镜头前演讲,只要有优质内容,也可以慢慢训练,提升技能的。
但是忽略了这是多种叠加技能的组合,一方面你要会演讲,表演+表达,另一方面你还要有持续内容创作的能力,同时,你还要懂定位,运营,流量和变现路径。
在拍摄的时候,你甚至需要搞懂什么叫远全中近特的景别选择,需要了解什么叫身体语言,副语言,画外音的停顿,语气,节奏感对一个视频质量的影响,自然脱稿表达和好的镜头感都堪称“玄学级难度”。
没有专业团队,靠一个人是很难做起来的。
前几天看到一个公司招募新媒体小编,居然要求有诺贝尔和普利策奖经验,我看到就笑了,恐怕低估了爆款内容的创作难度,估计一般的诺贝尔和普利策奖经验的人也难以策划出爆款内容。
刷抖音快手,去看那些民间乡村大号,你会对我的观点有更深的体会,什么高手在民间,没有说到本质上,本质还是这行吃的是天赋这口饭。
没错, 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创作优质内容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过特别精彩的瞬间,拍下来,上传APP,轻松完成了一次优质内容创作。但是,大部分内容都火不起来。
优质短视频内容,要么有职业和专业门槛,要么特别考验脑洞,不是随随便便就做得出来的。
3
面对一个新兴事物,这种前期学习和训练的成本,就足以将大部分创作者拒之门外,对于所有创作者而言,最宝贵的是时间成本。任何一个平台都有流量红利期,错过了就没有了。
我们不要去看李佳琦和维娅,大部分人都不可能有那样的机遇和经历,也不可能支撑起背后数百人团队运营和资本介入。
相比2018年的抖音,现在的流量成本越来越高了。粉丝服务越来越贵,没有专业团队的介入,没有标准化的流程,没有技术团队的合力,一个人再有料,有天赋也很难短期内火起来。
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越来越依靠团队力量,“红人”越来越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而是团队协作的批量生产,创作成本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语。
从年前到现在,一直在参与多家大机构的短视频运营投标,虽然他们有钱,也有资源,也开始重视粉丝资产的积累,但是也希望他们少走弯路,不要随便拿个员工就来当主演打造ip,不要以为砸个几十万就有百万粉丝变现千万,不要以为视频和直播的门槛很低,什么公司和团队都能做,现在专业团队和真正懂抖音的人太少了,鱼龙混杂。
未来,整个短视频板块,内容创作最大的难点是拼系统,拼团队,成熟的内容团队,一定有一套久经考验的创作系统,拼的是更有优势的地成本,同样的制作,你比其他人更低成本的做出来,同样的投入,你比其他人更成本的获取流量,同样的转化,你比其他人更高效率的成交。
所以,你要想红,除了比别人更好玩,你的最重要基本功,是建立系统,降低成本,用优质内容,触达人心。
- 微信:3083118361
- 公众号:科牛
评论